马达西奇这家公司,是乌克兰一家老牌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历史能追溯到苏联时代,主要生产军用飞机和直升机的发动机,还涉及无人机部件。
2024年9月25日,俄罗斯军队用导弹直接轰了它位于扎波罗热的工厂,这不是头一回了,早几年冲突升级后,这厂子就多次中招。
但这次打击特别扎眼,因为它直接牵扯到中国企业的老账。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当年投了大笔钱进去,结果到现在一分没要回来。
工厂被炸,里面的设备、生产线全毁了,这不就等于帮乌克兰擦了屁股,销毁了中方追债的物证吗?谁来赔这笔钱?乌克兰穷得叮当响,俄罗斯下手狠,中国夹在中间,难办得很。
先说说中国是怎么卷进这摊浑水的。2016年,天骄航空跟马达西奇签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45亿美元,换取公司56%的股权。
为什么这么大手笔?因为马达西奇的技术牛,发动机推力大,适用于各种军民两用飞机。中国那边看中了这个,想通过合作搞技术转移,还打算在重庆建厂,共同生产和维护发动机。
展开剩余83%协议一签,乌克兰先收了部分钱,用来更新设备啥的。但好景不长,乌克兰政府很快就变卦了。2017年,他们的安全局以调查为名,冻结了天骄的股份。理由是国家安全,怕技术外流给中国,尤其是美国那边施压,说这会威胁地区平衡。
拖到2021年,乌克兰直接把马达西奇收归国有。总统泽连斯基签了命令,强制国有化,名义上是保护国防资产,实际上就是不想让中国控股。
整个过程,美国起了大作用。早在2020年,美国商务部就把天骄的母公司Skyrizon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跟它交易。
乌克兰一看风向,赶紧跟上。结果呢?天骄的钱投进去了,股权没了,技术合作也泡汤。
中国企业不干啊,直接告上国际仲裁法庭,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受理了,要求乌克兰赔35亿美元到45亿美元不等,具体数字包括本金、利息和违约损失。这官司从2021年打到现在,还没个结果。
你想想,这45亿美元不是小数目,换成人民币得300多亿。搁谁身上都咽不下这口气。中国企业本来是正常投资,协议白纸黑字,结果被乌克兰当空气。
乌克兰的借口五花八门,说金额太高,说是战争原因,说是美国制裁影响。但说到底,就是赖账。工厂还在的时候,至少中方还能指着那些设备和记录要说法,现在呢?
2024年9月25日俄罗斯导弹一来,全完了。报道说,打击针对生产车间,里面有军用发动机组装线,还有维修设备。
乌克兰官方承认,厂区遭受重创,至少几间厂房塌了,工人伤亡不明朗。俄罗斯国防部声称,这是精准打击军事目标,因为马达西奇在给乌克兰军队供货,生产无人机和飞机零件。
这打击不是孤立的。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打响,马达西奇就成了靶子。2023年5月,俄罗斯高精度导弹炸了它一次,当时厂子刚转产军品。
2024年6月,又来了一次,摧毁了部分库存。9月这次是最狠的,卫星图像显示,烟尘冲天,厂区大片区域成废墟。乌克兰市长说,损失上亿美元,生产线瘫痪,数百工人失业。
俄罗斯那边通过媒体放话,这是回应乌克兰用西方武器袭击俄本土。结果呢?中方投资的痕迹全没了。
那些合同文件、股权证明、生产记录,本来是仲裁的关键证据,现在估计烧成灰了。乌克兰可以推说,战争毁了一切,我们也没法赔。
谁来赔这损失?先看乌克兰。乌克兰经济本来就烂,GDP缩水30%以上,债务堆积如山。战争烧钱,军援靠西方接济。赔45亿?他们连养老金都发不起。
泽连斯基政府忙着求援,欧盟和美国给钱,但条件是亲西方,远离中国。乌克兰安全局早年就怀疑马达西奇老总Boguslaev跟中国勾搭,现在国有化后,更不可能吐钱。
仲裁法院就算判了赔,执行起来也难。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有先例,但乌克兰这种战时状态,资产冻结,法院也拿它没办法。
俄罗斯呢?他们炸了厂子,间接帮乌克兰销毁证据,但俄罗斯不会赔。中国跟俄罗斯关系铁,中俄贸易额2024年超2000亿美元,能源合作紧密。
但这事儿俄罗斯不会认账。俄罗斯立场是,马达西奇是军事目标,乌克兰军方在那驻扎,储藏弹药。卫星通讯社报道,地下组织协调员说,厂区有400多乌军士兵,弹药库被引爆。
这打击合法,在他们眼里是自卫。中国外交部低调处理,不会公开指责俄罗斯。毕竟,中俄战略伙伴,冲突中中国保持中立,呼吁和平。
美国和西方又怎样?他们是始作俑者。2020年制裁Skyrizon,就是怕中国拿下马达西奇技术,增强军力。美国智库报告说,这公司发动机用于导弹和直升机,中国控股会改变地区平衡。
乌克兰听美国的,国有化后,还把股份给了西方盟友。赔钱?美国更不可能。中国企业损失,他们乐见其成,遏制中国投资是战略。
拜登政府给乌克兰军援数百亿,但不包括赔中国钱。相反,他们还推动乌克兰加入欧盟,经济上绑死。
这事儿对中国企业的教训太深刻了。投资海外,尤其是军工敏感领域,得三思。马达西奇案不是孤例,早年中国在非洲矿业投资,也遇过国有化。
乌克兰这国家,夹在俄美之间,政局不稳。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就乱套了。企业投钱时,看似协议严密,但地缘政治一变,全白搭。
现在仲裁还在拖,2025年上半年,海牙法院可能开庭,但工厂毁了,证据链断裂,胜算小。乌克兰战后重建,估计还得十年,赔中国钱排不上队。
再深挖,这反映大国博弈。中国想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技术合作是重点。但美国围堵,盟友跟风。马达西奇本是苏联遗产,乌克兰独立后,靠出口维持。
禁运俄罗斯后,转向中国,但美国一压,就翻脸。结果,乌克兰丢了投资,技术停滞,中国丢了钱,俄罗斯炸了目标,大家都不落好。老百姓呢?乌克兰工人失业,中国纳税人背锅。
未来咋办?中国企业得学聪明,分散风险,多签保险,选稳定国家。外交上,中国继续中立,推动和谈。2024年,中乌贸易额还行,但投资谨慎。
仲裁结果出来前,天骄可能转战其他市场,像东南亚航空合作。乌克兰战结束,重建需钱,中国援建基建,但不会再碰军工。总的,这45亿损失,短期没人赔,长远看,是地缘风险的代价。
结语:话说回来,这案子闹到现在,暴露投资环境的脆弱。企业得醒醒,别光看合同,得看大国棋局。
乌克兰欠的钱,估计成烂账,中国得咽下,继续往前走。俄罗斯打击虽解气,但对中方是雪上加霜。谁赔?没人赔,就当买教训了。
发布于:河南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证券配资炒股正规网_什么叫配资炒股_股票配资安全的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