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冬天。从九一八事变算起翻翻股票配资,中国的抗战已经进行了八年之久。
与早已进入工业文明的日本侵略者相比,尚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中国,要想争取最后的胜利,除了“以空间换时间”外,还需要尽快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中国从不缺乏有血性且敢于牺牲者,但是,现代战争不是堆人力,它对技术有相当高的要求。
然而中国没有这种技术,因此只能求助于外部支持,具体地讲,就是从国外购进武器装备。
熟悉近代史的读者朋友们都知道,国民政府一开始是向德国大量购买武器装备,还组建了四个半的德械师(其中半个是“中央教导总队”),后来,德械师的主力在淞沪战场和南京保卫战中损失殆尽,中国又想从德国购入武器,却遭遇了所谓的“陶德曼调停”。面对德国人暗中偏袒日本,试图不费一枪一弹就让中国屈服的做法,中国果断拒绝了德国,也从此不再向后者求援。此后,中国加速向苏联寻求帮助。
展开剩余83%(淞沪战场上的德械师机枪手)
客观地讲,苏联给了中国很多实际性的援助,在日寇的兵锋深入中国长江腹地的时候,德国早已疏远了中国,而英美在袖手旁观,唯一出钱出枪出人来支援中国抗击日寇的,只有苏联。
有人说,这是因为苏联有私心,想利用中国来牵制日本,阻止日本北上威胁苏联的东部边境。但无论如何,人家确实是帮了中国,而没有打嘴炮。况且国际政治从来都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有私心”也无可厚非。
斯大林的援助是多方面的,不但贷款给飞机大炮坦克车,还派来了大批军事顾问与飞行员。很多苏联的军事人员牺牲在了湖北和江西的战场,为中国的抗战做出了一定贡献。
(苏联援华飞行队)
中苏关系,迎来了自“中东路事件”以来,难得的蜜月期。
但是,这“蜜月期”也未能持续太久。
时间一晃到了1939年冬天,在世界的另一端,欧洲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苏联与纳粹德国按照《苏德互不侵犯协定》中的附件《秘密议定书》,联手瓜分了东欧,德国得到了波兰西部,苏联得到了东部,除此之外,苏联还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夺取了罗马尼亚北部的领土,建立起所谓的“东方防线”。
再后来,苏联觉得自己在西北的重镇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距离芬兰太近,不安全,又提出和芬兰“交换领土”,结果被芬兰一口回绝。
假如芬兰没有拒绝,苏联能否兑现这个承诺,其实也很难说。可是苏联人觉得芬兰太“不识抬举”了,竟出动大军,越过20世纪20年代以来确立的苏芬边境,公然入侵芬兰。
后来的事实证明,芬兰军队相比于对手,虽然规模小、武器差,但是他们充分利用了主场作战的优势,在冰天雪地中痛击刚经历“大清洗”的苏军。据说,苏联为了压服芬兰,损兵折将达到数十万之巨。
(苏芬战争中苏军遗弃的坦克)
莫斯科发现短时间内竟然难以制服这个北欧国家,于是不断增兵,战争也随之扩大。
自己的国家被入侵了,芬兰政府决定在英法主导下的国联来声讨苏联的入侵行为,以获取西方国家的同情与支持。
英法对纳粹德国绥靖惯了,但是对苏联却挺强硬,他们立即操纵国联召开会议,来决定是否将苏联开除出国联。
其实,那时候的国联已经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了,美国人当初就没想的要加入;日本人发现自己入侵中国东北的事实被国联调查团揭露后,恼羞成怒选择退出;可是苏联就不同了,苏联现在还没有想过要主动退出,即便他在国联的处境相当被动。
各国代表就是否将苏联除籍的问题展开表决,中国作为成员国,也得表明态度。那时候,在国联内代表中国发声的是重庆国民政府的代表顾维钧。
早在苏芬战争爆发之初,顾维钧就和重庆方面研究过这方面的问题,结果,连蒋介石在内都觉得,这件事相当棘手,尤其是问题已经上升到了苏联在国联内活动资格的存废。
(顾维钧)
你说投赞同票吧,当中国在血泊中奋力却又无助的挣扎时,英美国家不但冷眼旁观,还在日本的压力下关闭过一段时间滇缅公路,以阻止中国进口抗战急需的军火等物资。
可苏联对中国伸出了援手。
现在苏联在国际政治中处于被围剿的地位,如果跟着英美一起投了赞成票,那以后该如何面对苏联呢?
所以,对于重庆高层来说,赞成票万万投不得。冯玉祥甚至建议——不要在意美国的态度,干脆投反对票得了。
这问题就更大了,因为此时的重庆国民政府还没有对英美丧失信心,包括蒋介石在内,总想把英美也拉到自己抗击日寇的战壕中来,而且随着日本扩张达到极限,颓势已显,他的把握也越来越大。这是其一。
其二,苏芬战争,毕竟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入侵另一个主权国家。假如正遭受日寇入侵的中国,在这件事上投了支持苏联的反对票,那不等于变相否定自己为了抗击侵略者而作出的巨大牺牲吗?
因此,无论从国际道义还是长远利益上讲,中国赞成和反对都是在往火坑里跳。
这样,便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办法,那就是投弃权票。
“我不表态,这总行了吧?你们我谁也不去得罪”。
蒋介石很认同这个方案,而且还给自己的外交人员想好了解释的理由——“你们没有收到政府训令,所以无法轻易表态”。
道理似乎是这么个道理,但这只是蒋介石的个人想法。英美就不这么想了,他们觉得重庆方面投弃权票是受到了苏联的影响,除此之外,他们其实本来也不在乎中国这一票投给谁。
苏联就更不痛快了,他觉得重庆方面该投反对票,毕竟自己支援给他那么多的军火物资。除此之外,他觉得蒋介石是在通过此举拉近和英美的关系,好日后一起对付自己。
于是,无论蒋介石等人如何通过各种渠道向苏联方面解释自己投弃权票无关英美,苏联还是决定立即采取报复性的措施。
面对来和苏联洽谈军火支援的中国代表,苏联的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都报以无言的冷漠。
“在有求于强者的国际政治中,弱国是没有任何两头讨好余地的”。
邓野先生如是说翻翻股票配资。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证券配资炒股正规网_什么叫配资炒股_股票配资安全的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