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曾一脸茫然地看着手中的尿常规化验单,被上面的“+”“↑”“↓”等标注吓到脚软呢?莫慌,尿液是健康的晴雨表网上股票配资靠谱吗,尿常规检查作为“三大常规”之一,不仅可以反映泌尿系统本身的问题,还可以间接反映全身各系统的代谢情况。
那尿常规报告好几个“+”,就是肾出问题了吗?
尿常规检查,能查出哪些病?
尿常规是一种检验中的常规型项目,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也能够通过检查判断治疗效果。按照疾病类型,尿常规主要能够排查3种疾病:肾病、糖尿病、泌尿感染疾病,它们分别的参考指标有:
· 参考指标 ·
1、肾病: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蛋白质(PRO)、颜色(COL);
2、糖尿病:酸碱度(pH)、蛋白质(PRO)、比重(SG)、糖(GLU)、酮体(KET);
3、泌尿感染疾病: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BLD/ERY)、亚硝酸盐(NIT)、颜色(COL)、浊度(TUR)。
展开剩余88%(网络图|侵删)
其中,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达10.8%,但是该疾病的知晓率仅为12.5%。由于肾脏的代偿功能极其强大,即使功能已经损失50%以上,一些慢性肾脏病患者仍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较轻。
如果不清楚自己的肾脏是否有问题,做一个尿常规检查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那么,哪些指标异常,说明肾不好呢?尿常规检查的指标很多,如果要判断是否存在肾脏问题,最主要还是看白细胞、红细胞及尿蛋白。
1、尿白细胞:正常人的尿液中只有很少的白细胞,如果尿检显示白细胞阳性,很有可能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当然也不排除尿道炎等尿路感染。
2、尿红细胞:每个高倍视野的红细胞数量达到5个以上即为血尿,检验单上会提示数值升高或阳性,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结石、IgA肾病等都可能引发血尿。
3、尿蛋白:一周连续3次晨尿检查提示尿蛋白升高或阳性,需考虑蛋白尿的可能,如果同时伴有尿红细胞增高的话,肾脏疾病的概率很高。
为什么肾结石患者要做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三大常规检查之一,能快速出结果,但包含的信息量却很大,拟诊肾结石患者还需进行详细检查。如果有典型肾绞痛症状,且尿常规显示有尿红细胞阳性,则考虑肾结石可能性大,可以进一步做泌尿系彩超明确。
而肾结石患者要做尿常规检查的原因,是为了明确患者有无合并泌尿系感染情况。此外,若肾结石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尿常规可通过尿中细菌、尿白细胞明确诊断,加上有部分肾结石患者是由于尿中代谢产物沉积而成,检查尿常规可发现尿中结晶增加。
若确诊泌尿系感染,治疗上则有所不同,需要考虑用抗生素治疗,如环丙沙星等,以上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若发现已达手术指征,则可以根据病情选择纤维肾镜无创保肾取石术、双镜联合微创保肾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手术方式,避免感染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脓毒症。
尿常规报告看懂这9个指标就行了
尿常规的报告单上你可能会看到近20个指标,每个指标后面跟着检测结果,还会注明一个“参考区间”,我们一般只看到一堆“+”“-”“阴性”“阳性”,但是我们只要看懂以下这9个最重要的指标就可以啦~
01颜色
尿液颜色的正常范围是淡黄色,透明度为清。尿液的颜色可能会因喝水较多、食物或药物等发生变化,在排除以上情况后,尿液出现红色、乳白色、紫色、黑色等,则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看是否存在肝病、肿瘤。
02尿比重
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参考范围在1.015~1.025之间。这个指标主要用来判断肾脏肾小管功能,排除饮水过多造成的偏差后,如果尿比重过高,可能存在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
如果尿比重偏低,需考虑是否存在慢性肾衰、尿崩症、肾小管间质病变等问题。
03酸碱浓度
正常的尿液一般呈弱酸性,由于饮食、药物等影响也可能出现中性或者弱碱性,pH值在4.6~8.0之间都算正常。pH值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身体的疾病,低钾血症、痛风、糖尿病等会使尿液的酸碱度降低。
而肾小管酸中毒则会使尿液酸碱度升高。当然,疾病的判断还需要医生结合血pH、血电解质等检查综合来看。
(网络图|侵删)
04尿红细胞
尿常规检查中的重要指标,男性正常范围是0,女性正常范围是0~2,一般不超过3个即算正常。尿液一般不会出现尿红细胞,若是肾小球组织被破坏,红细胞便会进入尿液,出现“血尿”现象,常见原因是结石感染或免疫性疾病。
由于尿常规检查中使用的是干化学试纸法,除红细胞外,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都会出现潜血阳性,因而尿红细胞呈阳性并不一定代表存在血尿。
05尿白细胞
男性正常范围是0~3,女性正常范围是0~5。尿液中白细胞的数值一般在0~3个,检查结果为阴性,如果白细胞数值超过5个,报告单提示“+”,说明患者可能存在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
06尿蛋白
正常检查结果为阴性。如果尿蛋白检查出现阳性“+”,患者可能存在慢性肾炎、胆石症、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患者常表现全身乏力、容易犯困。
07胆红素
正常范围是呈阴性。普通人的胆红素含量较低,尿检时一般不会查出胆红素,若是报告中出现“阳性+”,患者可能存在肝硬化、黄疸、严重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等问题。
08尿酮体
正常范围是呈阴性。酮体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酮体呈阳性可能是由于过度饥饿、严重糖尿病、子痫、妊娠等原因,剧烈运动、应激状态也会引起尿酮阳性。
09尿葡萄糖
正常范围是呈阴性。尿糖异常的原因很多,如果是由于血糖浓度偏高导致,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糖尿病;如果是由于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能力减弱,则很可能是肾病综合征或慢性肾炎。
小tips:报告单的符号意义
“↑”:指标高于正常范围;
“↓”:指标低于正常范围;
“﹢”:阳性;
“-”:阴性;
“±”:弱阳性;
“数字+”:“2+”、“3+”说明阳性程度在逐渐增强。
尿常规检查4点注意事项
大多数情况下,尿常规检查需要自己采集尿液,若采集方法不正确,可能导致检查结果异常,无法真实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尿常规检查一般需要取晨尿(早晨起床后首次排出的尿液),经过一整夜的肾小管重吸收,晨尿往往偏酸性,尿液中的有形成分不易被破坏且十分充足,受饮食的影响小,最适合进行检查。
当然,由于需要诊断的疾病不同,有时也会要求患者留取餐后尿、24小时尿等。除此之外,进行尿常规检查,还要特别注意以下4点:
01留尿需选择中段尿液
中段简单来理解就是中间,排尿约2秒后再取的尿液,最开始的前段尿可能被尿道和尿道口污染,而最后的后段尿可能带有膀胱内的杂质,因而中段尿最适合检查。
中段尿液能避免细菌、白带等杂物混入、污染尿液,干扰检测结果。如果做尿三杯检查,需将前、中、后三段尿分别留到3个容器内,分别检查病变来源。
02避免饮酒、剧烈运动
检查前三天不要喝酒,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注意休息,同时不要大量饮水,否则会影响检查结果。
03尽量避开月经期
月经期进行尿检容易导致血液等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造成血尿等假象,影响检查结果和医生诊断,尽量避免。
04必要时停药
尿常规检查前及时和医生说明用药情况,如果所服药物会对检查造成影响,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停药后再预约检查。
小纸张,大学问,任何一项异常的背后都存在着许多种可能,为了肾脏健康,定期检查非常重要!健康人群每年去医院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同时做泌尿系彩超检查,从而对肾脏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没有肾病的健康人群,平时注意这些事可以更好地保护肾脏健康:减少盐的摄入;平衡膳食;戒烟;适当多饮水,每天喝水约2000~3000ml;不憋尿;在身体可耐受情况下,保持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控制体重;避免感冒。另外,要避免滥用药物,遵医嘱服药。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网上股票配资靠谱吗,请联系删除)
发布于:福建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证券配资炒股正规网_什么叫配资炒股_股票配资安全的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