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在线配资公司,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面临着解放全中国和巩固新生政权的双重任务。金门战役就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重要军事行动之一。
一、金门战役
在1949年10月15日,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第15天,厦门战役打。
当时福建是蒋校长的名将汤恩伯把守,十兵团司令员叶飞带着战士们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汤恩伯的4万守军打得一败涂地。
解放完厦门,顺理成章就要收金门。
根据情报得知,守卫金门的是校长手下22兵团司令员李良荣。这个人毕业于黄埔一期,而且很少打胜仗,就是个菜鸟。于是叶司令想都没想就把解放金门的任务交给了28军的副军长萧锋。
萧锋原本不具备负责指挥金门战役的条件,可在战斗即将开始的前几天,军长朱绍清突发重病,因此他临危受命,担任金门战役前敌总指挥。
展开剩余92%在得知自己的对手是李良荣时,萧锋笑着对叶飞说:“如果不是眼前的这片海挡住了去路,那我带着兄弟们,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把金门给拿下。”
随后他便开始找船,没想到一个星期过去了,只找到300多艘的小木船。原来蒋校长早就提前做好了准备,为了防止解放军打海战,他早把大船给带走了。
萧锋觉得不能再等,省得夜长梦多,于是他开始调兵。根据得来的情报,金门岛上有2万多守军,我方登岛兵力同样两万多人,一对一作战,对方肯定不是对手。就是船不够用,一次只能坐上9000人。
萧锋改变作战计划,把战士们分成三个队伍,第一个队伍先上,然后船运回来再拉第二、第三个队伍上去。
可惜这时候的萧锋还是太乐观了,战士们也被连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们根本没想到海战与陆战不一样,有很多他们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
在10月24日的晚上,我们的第一个队伍,三个团9000名战士,悄悄从大嶝岛下海,直奔大金门的古宁头。
可就在解放军接近古宁头的时候,恰逢一支李良荣的巡逻队经过,里面有个队员尿急,准备到草丛里去方便,结果脚底下“轰”的一声爆炸,瞬间把附近的守军全给炸醒了。
李良荣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解放军已经打上来了,赶紧应战。进入战壕之后却看不到我们的人,于是不停地发射照明弹,借着光亮看到了300多艘小木船正在靠近他们,于是双方就开战了。
由于解放军战士都是打陆地仗的,不少人都没有见过海,也不会游泳,有的甚至连船都坐不稳,更没办法开枪,但指挥官却强行命令战士们“我们必须在古宁头靠岸!”
于是战士们也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大金门的县城给收下来。
可没想到这回国民党部队在金门做了重点防御部署,集结了大量兵力。这里不光有李良荣的共1.2万守军,还有胡琏的4万增援部队。且胡琏不但提前构筑了混凝土碉堡群、铁丝网、雷区等三重防御工事,还准备了充足的弹药,充分占据海陆空火力优势。
解放军战士刚靠到岸边就被敌方的火力压制,后来好不容易才靠上去,结果损失了3000人,只有6000人成功登陆。
如果说到现在都只是轻敌,那接下来就是没做好充足的作战准备,他们忽略了海水的变化。
由于没有海战经验,在第一队抢滩登陆时,船只往前冲得太猛,船底触沙,赶上了退潮,300多艘木船全部搁浅在了沙滩上。
这个情况很快被国军指挥官发现,他们很清楚这批木船要是返回去,一定会带来大量援军。 于是他们马上用飞机和燃料把这批木船给销毁了,这样就导致了我们首攻部队孤立无援。
当我们的第二队和第三队看到对岸起了火,知道大事不妙,赶紧又去找船,好不容易找来了十几艘小木船,能拉上200多人。
在246团的团长孙云秀的带领下,又冲了上去。在古宁头一登陆,正好遇上了我们退回来的同志。在孙云秀的统一指挥下,坚持了两天两夜,可惜寡不敌众,还是被对方给包了饺子。
孙云秀宁死不降,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据我方资料统计,此次战役登岛部队三个团,包括船员和民夫300人,共计9086人全军覆没。其中阵亡5000多人,被俘3000余人。
金门战役的失败也给解放军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包括对敌情的准确判断、战役准备的充分以及战术运用的合理等方面。这些教训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降与升
金门战役失利,作为前线总指挥,萧锋自然承担了主要责任。1950年他被撤销了所有职务并被连降三级。
1955年大授衔时,金门登陆作战的前线总指挥、28军副军长萧锋,被授予大校军衔;而参战的85师师长朱云谦,被授予少将军衔。而后又节节高升,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年的28军与29军,在1949年时都隶属于叶飞执掌的三野第十兵团。
原本负责解放金门的部队就是28军,但该军兵力不足,只有一个师在福州,所以兵团就把朱云谦85师的两个团派给了萧锋,归属28军调遣,一起参加金门战役。
对于上级这个安排,朱云谦坚决服从,他本人也去了前线,当年他既是85师师长,还兼任师政委。
朱云谦一向细致谨慎,就在战役准备阶段,他发现渡海船只严重不足,只有300条船如何支持几万人作战呢?何况基本都是普通木船,没有机械动力,速度很慢,就算多走几个来回,能够把兵运完,也会给先期登岛的部队造成危险。
登岛作战,时间是无比宝贵的,这是军事常识。
而且在战前开会时,28军里普遍弥漫着轻敌速胜的情绪。很多干部凭经验臆断守岛国军不会顽强抵抗我军,我军只要一上岛就能顺利推进。
朱云谦听后连连摇头,他不管这些,在会上公开唱反调,表示希望推迟登岛时间,把船只及后勤准备做好再发起进攻不迟。
但朱云谦是29军的人,他的提议得不到重视,甚至引起了一些非议。三野在49年渡江后,连战连捷,部队士气这么高,有怯战思想会被人瞧不起,甚至是犯错误。
见多说无益,朱师长决定跳过萧锋等人直接向兵团部汇报。
然而越级汇报本就有些犯忌讳,何况朱云谦的观点与大多数人不符,来到叶飞在厦门的司令部后,朱云谦发现首长太忙了,三野作战推进非常快,这里来来往往全是找叶飞请示工作的人。
好不容易凑到了叶飞跟前,朱云谦没说上几句,又被其他干部打断。叶司令确实繁忙,还得准备重要的军管会。他跟朱云谦的交流断断续续,最后也没拿出具体意见,甚至可能都没有真正听进去。
就这样朱云谦无奈回到了部队驻地,虽对战役前景感到不大乐观,他还是严令所属部队积极准备训练,务必完成金门作战任务。
结果在实际战役过程中,我军因为运力不足,第一批只派了三个团上岛。而敌人经过增兵守备部队兵力已大大超过我方,更是炸毁了渡海船只,导致我军第二梯队无法增援,只能坐视先头部队覆没。
金门战役失败,损失掉的三个团中有一个就是29军的253团。朱云谦心痛不已,他之前担心的事情都应验了。
事后复盘战役过程,上级认为朱云谦尽职尽责,如果按照他的建议调整作战方案,我军不会遭受如此严重的损失。
虽然朱云谦没能推迟作战时间,谈不上有功,但他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的军事判断力,以及不怕非议,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工作作风,给上级首长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久后朱云谦被提升为军参谋长,后续晋升速度也非常快,70年代官至全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但49年金门失利,却成了朱将军的一块心病,直到晚年仍然感到难过。
“我根本就说不上话,要是能推迟作战,就不会有那么多战友白白牺牲了。”1989年1月,朱云谦患病在北京辞世,享年70岁。
三、再战,炮轰金门
自1949年败退台湾后,蒋介石集团一直企图“反攻大陆”,并不断加强对大陆沿海地区的打扰和挑衅。1957年,国民党八大的决议中明确提出“以武力恢复大陆自由”,金门、马祖等前沿岛屿被不断强化为军事跳板,岛上碉堡林立,驻军数量激增。
1958年7月,中东局势突变,美国出兵黎巴嫩,英国出兵约旦,干涉中东事务。主席敏锐地抓住这一战略时机,决定通过炮击金门来牵制美国的军事力量,使其注意力从中东转移,从而减轻阿拉伯国家在反抗美国侵略时的压力。
1958年的8月,当时老蒋已经开始向金门集结部队,并时不时从金门派出飞机来轰炸我们的沿海。
在这种情况之下,主席马上调兵遣将,首先是飞过来200架飞机,4场空战过后,我们取得了制空权;接下来90艘炮艇进入到厦门海域,第3次调兵就是重头戏,36个炮兵营拥有火炮459门,从泉州,厦门到漳州,形成了一个半包围圈,对准了金门。
可我们的大炮还没有完全到位,校长就已经得到消息,于8月20日乘坐专机抵达金门来视察防务。只是不敢久留,匆匆视察完工作就飞回了台湾。
三天之后,校长派于大为来坐镇金门,和胡琏一起与解放军较量。
8月23日,也就是于大为飞抵金门这一天,下午5:30,主席一声令下,解放军的炮弹像雨点一样飞向金门,最密集的时候一分钟可以打出去1500发,30分钟基本把所有目标都覆盖一遍,就连防卫司令部都没能躲过,金门的所有山头都被削平了两三米。
这胡琏也是命大,只受了一点皮外伤。于大为头部被弹片挫伤,可怜那三个副司令当场毙命。
为了了解敌情,我们派出侦察兵在夜里登上金门岛,只见岛上静悄悄的,连一个岗哨都没有,原来他们都躲进了防空洞,四外到处都是被炸的废墟。
消息传回来以后,叶司令有点激动,报仇的机会来了,于是准备上兵拿下金门,活捉胡琏,为九年前的9000弟兄报仇。可是被主席给阻止了。
不让上兵,他就继续打炮。
从第一天炮击金门,校长心里面就很清楚,根据炮击的密集程度,金门很快就会失守,金门要是丢了,台湾肯定会有危险。
校长赶快向老美求援,老美派出了60余艘军舰和400多架飞机来到了台湾。
在我们炮击金门的第14天过后,也就是9月5日,胡琏给校长发电报:已经两星期了,物资马上耗尽,赶快补充粮草。
校长不敢怠慢,立马派出三条补给船,然后对老美说:“我现在要补给金门,你帮我来护航。”
老美随即派出五艘军舰护着补给船向着金门来了,当他们接近金门的时候被我们发现,老美的军舰出现在这里,这可是国际问题,要不要打他?
叶司令拿不定主意,赶快上报主席。
主席微微一笑:“我们只打蒋舰,不打美舰。”
叶司令一听,心领神会,就知道应该怎么打了。
因为我们刚刚划定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把整个金门都包裹进来了,如果老美不闯进我们的领海,当然不打;胆敢闯进来,不要说五艘军舰,就是航母来了,那都不能放他走。
叶司令先是让炮手试打几炮,落在老美的军舰前边,给他发出告诫。美舰立刻止步不前,他们心里很清楚,再往前开就闯入中国的领海,虽然不承认这12海里,但也不敢轻易尝试,朝鲜战争怎么打的,想一想都后怕。
他们再也不敢往前走了,但是三条补给船还在往前开呢,他们要进港卸货。就在船只靠近料罗湾码头的时候,我们狠狠来了一顿炮击,立刻把补给船给炸沉了。
这一下可把校长气坏了,原来你老美也是个纸老虎。
狡猾的老美对校长说:“校长,这个地方不好守,你就把弟兄们给撤回来吧,我保护你的湾湾怎么样?”
校长可不会听老美的话,他的目的是返回大陆。唯一的希望就在金门,所以校长不可能从金门撤兵。
四、打不打
校长再次派出补给船,这次就不指望老美了,就用自己的军舰来护航,又向金门开过来。
这次有没有被我们给击沉呢?没有,主席说这次老美没有出现,我们就放他一马。
这个决定让很多人不能理解,我们本来是可以拿下金门,这不但不让出兵,还给对方手下留情,到底是为什么?
要不说主席是高瞻远瞩呢,他能够看穿全局:老美是想要校长在台湾搞分治,把湾湾给分出去,我们可不能让他得逞。
校长的目标是要返回大陆,只要金门还在他的手里,返回大陆的幻想就不破灭,只要这个幻想还在,关于台湾的问题就不会上老美的当。
主席也是为了台湾的安全,主动把金门留给校长,这就是伟人决策。
五、战争中的契约
当年我们炮轰金门的时候,还有几件有趣的事,其中之一就是在战斗中期的时候,已经不怎么打炮了,主要是以宣传弹为主。
宣传弹过后,大家都觉得天天炮战天天炮战,两地的老百姓还怎么生活呢?干脆制定一个条约。
于是双方就约定好:一、三、五打炮,二、四、六休息。
这种契约条约,在战争当中可是非常少见的。
还有一件事,就是当年我们炮轰金门一半的时候,不仅仅打宣传弹,还相互之间喊话。
现在厦门大嶝岛的“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里,还陈列着一只“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广播喇叭”,它最大直径2.88米,长4.74米,重1588公斤,只要对它吼一声,最远的距离可以穿越到12公里以外。
这就是当年我们对金门岛喊话的“工具”。
它整套装置由铅铝合金铸造而成,是由北京清华大学力学系研究设计的。大喇叭对准的方向就是金门岛。用它向金门岛发声,整个金门岛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而金门的国军也给我们来了一招“狠”的,他们竟然请来了歌星邓丽君,从金门岛对着解放军喊话,并且还唱歌。
六、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
尽管台海局势存在诸多变数,但两岸交流合作的步伐从未停歇。祖国母亲也一直关心着这个贪玩在外的孩子,现在台湾省管辖的大金门、小金门,大担岛、小担岛等十几个岛屿的供水,都是我们福建提供过去的。
你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吗?
因为金门岛上自古以来就非常缺水,岛上的河流短,流量又小,几乎存不住水,下再多的雨都会流向海洋;随着地下水过度的开采,又引起了海水倒灌,不能饮用,所以金门岛上一直是缺水状态。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水的问题,金门不得不向台湾省求助。但是台湾省离金门岛有200公里,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能让金门自己去想办法。
直到1995年,金门终于向祖国母亲伸出了寻求帮助的手。
台湾同胞遇到困难,我们当然不能坐视不管。在随后的20年间,福建省和金门方面一次又一次的磋商,一次一次地努力,终于在2015年7月20日,签署了福建省向金门供水的项目,供水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2015年10月份,我们率先开设管道供水工程,大陆的取水点就设在福建泉州晋江的龙湖,终点位于台湾省金门县的田埠水库。
其中陆地疏水管道长达11.68公里,海底的管道也有16公里左右,总工程长度达到27.93公里。
虽然铺设管道难度系数很大,但是再大的难度也阻挡不了两岸人民团结一致的决心。
2018年8月15日上午这一天10:00左右,福建省正式向金门供水。
截至今年,持续提供的优质水源已经突破了2000多万吨,充分地满足了基本的用水需求。
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的愿景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了!
现在战争已经过去60多年了,我们期待着台湾的回归。不仅仅是领土的完整在线配资公司,更是情感的归一。失散的游子终将重回母亲温暖的怀抱。
发布于:北京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证券配资炒股正规网_什么叫配资炒股_股票配资安全的平台观点